欢迎访问! 今天是:

优秀校友|​福建平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云

日期:2021-11-09 15:13 文章点击数: 来源:校友办

​​福建平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云

我院养殖781校友,党的十八大代表,平潭综合试验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原站长。

获奖:1989年获农业部“福建省海水网箱养鱼”丰收一等奖;1997年获福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;1999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;2000年和2001年获市政府“长竹蜂室内全人工育苗”技术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政府三等奖;2000年获人事部、农业部全国农村优秀人才记一等功;2007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;2010年获福州市首届优秀人才称号;2012年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。2013年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称号。2013年度海洋人物。2019年获得福建省妇联“70位闽暨优秀女性”荣誉。

在福建平潭岛,王云的名字家喻户晓。她是养殖户口中的王大姐,是百姓致富的带头人;是党的十八大代表,平潭人的骄傲;是业内人学习的模范和标兵。她数次辞官,志在基层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。

30多年中,她住渔排、顶烈日,风里来、雨里去,与烂泥和海水打交道。走上渔排,一双胶鞋、一套工装,卷起裤管,她是一名普通的渔民;走下渔排,她是一名水产养殖科技人员。30多年里,她承担了众多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,海水网箱养殖、长竹蜂室内全人工育苗、鲍的育苗及养殖等,均开创了各专业技术领域之先河。仅鲍的养殖元一项,在平潭受益养殖户就达4000户,年创造产值达三亿元。

攻坚克难海水养鱼终获成功

王云永远也不会忘记,1986年的一天,一位跑远洋运输的养殖户带给她的启发。就是那个启发,改变了王云的命运,连同她的命运一起改变的,还有全国数以万计的养殖户。

时光倒回到1986年,一天,在平潭通往台湾的航道上,一艘满载活鱼的大船正在航行,不料途中遭遇台风。在平潭竹屿口避风时,为避免活鱼损失过大,这位养殖户便拿出一个网箱,把鱼放在箱里,暂养在船体附近。几天后,台风过去,令这位养殖户惊喜的是,一箱鱼全都活蹦乱跳的。激动的他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平潭水产技术推广站。听闻这一消息,王云很受启发。

当时的平潭,渔民大多从事着传统捕捞业,渔业资源衰退严重。而王云得到的这个启发,使她不由得去想:如果海水能养鱼,那么,一些畅销的鱼,从此就可以通过人工去养殖了!“这应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,是一个耕海牧渔时代的开启。”王云心想。但是,当领导将这个项目交给她去实施时,她还是颇感为难。因为那时,从单位来说是既没车也没船,交通非常不便。从平潭城关去往码头的路都是土路不说,有时她一路搭乘摩托车或小三轮到了码头后,却常常等不到一艘船。有一次,舅舅碰到她,看到她灰头土脸地坐在码头一边,回去就跟王云的妈妈说:“一个女孩子,怎么搞成那样?是没吃的还是没穿的?那么辛苦!”除此之外,受传统思想影响,那个年代对女人下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,认为女人下海不吉利。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,从没下过海的王云,还要冒险去走渔排。在四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,不带任何救护设施,要在大海中心16个简单的小渔排上,边走边干活。对海的恐惧,曾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王云心中的隐忧。女人下海,不仅要面对排斥,还要面对与生俱来的恐惧。“当时是16个小渔排摆在一起,我们走上去,旁边都是大海。”王云说,“我一到渔排,脚都软了,感觉很害怕。”“如果我当时不想做的话也可以推掉,没车没船,对技术人员来说,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但是,我看到这个项目意义确实相当大,不想中途放弃。”王云说。为了和养殖户建立感情,取得他们的信赖,王云时常在上渔排前,买一些蔬菜、水果、肉类送给他们。她也会到养殖户家里坐坐,聊聊家常。一来二去,情感慢慢建立了。知道王云是来海上做试验的,养殖户对她也不再排斥,偶尔还会开船去接她上渔排。主观上的困难如果还可以克服的话,那么,网箱怎么

养殖则完全是一个技术活。一斤鱼用多少饵料、吃多少、 转型成本怎么样等,都要靠技术人员去思考和摸索。为了摸清这些数据,王云将那时海上仅有的16个网箱 网分成几组,分组投放不同重量的饵料,10天测定一次鱼的 场 时生长速度。她又单独从养殖户那里借了两三个网箱做试 考验。通过精心试养,鱼长得很好,这更激发了王云继续摸索的信心,“至少要摸索到它长到一斤或是两斤能够上市的 号屋时候,这个周期才能结束。”那段时间,在渔排上,每天风吹雨打。白天来,晚上 底走。有时也想找个借口,天气不好,身体不舒服,今天不下去了。但王云终究没有那么做。通过一年多艰苦的海上试验,王云的网箱养殖大获成功。在养殖户的互相带动下,该产业在平潭得到了发展。后来,又发展到全国各地。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,渔民利益也最大化地获得满足。项目成功后,王云撰写了一篇题为《昔日避风锚地,今日盛产真》的文章。该文一经发表,便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。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牵头,该项目参评当年农业部奖项,一举获得海水网箱养殖一等奖。

转型发展成就鲍养殖黄金十年

时间转眼到了1995年。那时平潭的主导产业还是海水网箱养殖,但是已面临着发展什么产业、走什么路的关键时刻,领导在期盼,群众也在期盼。“当一个品种没有市场,走下坡路的时候,老百姓就会找到我们,我们就要思考怎么转向,这就是我们的职责。”王云说。就在那时,县里提出“培育壮大水产支柱产业”的口号,并带领乡镇干部和技术人员远赴山东长岛取经,学习扇贝养殖技术。早在考察之初,王云就已开始思考平潭到底该发展什么。

彼时,在同样是海岛县的东山,一些来自台湾的养殖户养鲍已经获得成功。去东山调研后,王云开始觉得鲍也可以在平潭试养。不仅如此,她还前往福州请教专家。专家告诉王云,鲍的养殖,除了技术问题要攻克外,投资也很大。回来后,信心满满的王云就开始动员老百姓去养鲍,没想到却遭遇部分渔民抵制:“你说得这么好,怎么不让你的亲戚、朋友去养,干嘛先动员我去养?”王云深知,老百姓的想法都在情理之中,现在只有自己亲自去干,先试养成功,才有可能把这个品种推广下去。“说心里话,我们是做技术推广的,现在却要下海带头创业,投资很大,风险很高,心里也没底。但是,这个品种不带动起来也不行啊!”

“王云,你要慎重考虑啊,投资这么大,万一失败怎么办?”得知王云要在平潭做第一个养鲍的人,朋友试图劝她放弃。王云却说,不管怎样,她都要去尝试。

就这样,王云和几名合伙人开始下海创业。没资金创业,其中一个合伙人就卖掉了房子,王云则跑到银行去贷款。凑齐了资金,一个鲍的育苗厂很快就建了起来。

育苗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工作。在关键的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里,时常需要连续几个晚上加班,以确保能采到苗。每当这时,王云不是忘记了吃饭,就是忘记了睡觉。丈夫给她煲的瘦肉汤,放了3天,当她想起来去喝时,汤已发臭。跟着她工作的小伙子,熬了几个晚上,困得实在撑不住了,却看到王云依然精神饱满,毫无倦意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第一年,苗种培育即获成功。当时,一只苗市场价可以卖到一块钱,王云拿出部分苗种无偿送给养殖户。得益于王云的技术指导,那年的鲍丰产又丰收,成品鲍一斤卖到了一两百元。而那些一斤才卖几块钱的海带、紫菜养殖,很快就被鲍养殖所取代。“那时候,能养的地方都利用了起来,到处都是养鲍的。”王云说。一只鲍,富了一个岛。

从示范带动到提供苗种、无偿的技术服务,平潭鲍养殖产业就这样被带动了起来。现如今,平潭岛上的鲍养殖企业已超过60家。鲍的吊养量每年都在四五亿粒左右,年产值达3亿多元。

一只鲍,使万千百姓脱贫致富,户户有洋房、家家开汽车。王云说,每当听到养殖户告诉她今年鲍又丰收了,她就感到特别自豪。 

再接再厉开创事业第二春

近几年,平潭养殖业发展逐步放缓。在新的历史时 期,平潭养殖业再度站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口。目前,仅在福建省,鲍的育苗场就有三四千家,市场低迷,产业过剩。一些快撑不下去的养殖户就找到王云说:“王站长,你再给我们指指路、想想点子吧。”

王云知道,这些养殖户盼望的是她再去做新的尝试,

引领他们走出困境。而王云也一直计划着,全身心地投入,再研究出几个新品种来。

最近,王云经常在看国内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情况。她一直在思考,眼下还能引导老百姓再养殖些什么。如果不是最近这段时间要留在平潭做赤潮监测和预防的工作,王云说她和同事早已奔赴外地考察了。

王云早已到了退休年龄,但却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今年下半年,王云打算退休,卸任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一职。她希望未来选一个平潭的无人岛,创建现代渔业

示范基地,让老百姓可看、可学、可推广。“把实用的水产技术、水产优良品种推广给老百姓,

使他们都富起来。”王云将之作为她一生的目标。

简单的工作履历,却有着极不平凡的业绩。王云说她心中有个最美的梦:让世代靠海而居的百姓生活更美好。广阔无垠的大海,见证了王云30多年的摸爬滚打,也浸润了她的汗水和泪水。

2014年清明节前,王云母亲意外离世。母亲在医院抢救时,弟弟曾打电话给她。得知姐姐正在下乡途中,弟弟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。当第二天,王云赶到医院时,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去了。

采访中,说到母亲的离世,她的眼泪夺眶而出,一向坚强勇敢的她,拿着纸巾不停地擦拭着泪水,那是一种悲伤和愧疚的泪。坐在她的对面,我就这样默默地看着她泪流满面的脸,她低头自言自语着:“对母亲做得不够,做得很不够!”

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,王云深感惭愧,也很内疚。同住一个岛,她陪伴母亲的时间却少之又少。对自己的小家,她也经常身不由己,本想好好给父子俩做顿饭,却经常是接到养殖户电话,买好的菜放到冰箱里,转眼人就不见了。

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,孝敬父母不能等,教育孩子不能等。王云说,现在她都体会到了。

《中国海洋报》记者--路涛


版权所有: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:厦门市翔安区洪钟大道4566号 技术支持: 维网科技